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八闽动态

为老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三明市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掠影
来源:三明日报 发布时间 : 2025-05-13 08:40

  悠悠民生,健康为大。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福祉。

  近年来,三明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点任务,通过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加快重点专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举措,努力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让老百姓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借梯登高

  让发展空间更广阔

  “妈,上海瑞金医院的专家定期来咱们这儿做手术了!”女儿的一句话,让被听神经瘤困扰两年的郭阿姨红了眼眶。曾因肿瘤包裹脑干,被建议赴沪求医的她,如今在家门口的三明市第一医院,迎来了生命的转机。

  手术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卞留贯教授站在手术台上,一边精准剥离病灶,一边讲解着手术要点:“注意保留膜性结构,确保正常血管神经与肿瘤分离,这是保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关键。”不到4小时,直径4.3厘米的肿瘤被完整摘除,术中出血量仅200毫升,术后CT显示脑干压迫完全解除。

  “这不是简单的医疗帮扶,而是手把手的技术平移。”在协助卞留贯教授做完手术后,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生炫将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口设计、横窦及乙状窦的保护等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要点密密麻麻写在了笔记上。

  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三明分院在三明市第一医院正式揭牌以来,上海瑞金医院通过“品牌、技术、管理”平移,探索创新体系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远程协同门诊、肿瘤一站式门诊,打破地域限制,让三明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上海瑞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上海瑞金医院先后派出4批次11个专科13名专家驻点三明市第一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肿瘤内科、胸心外科、感染科等9个专科加入瑞金医院专科医疗联合体。

  这是三明市聚焦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三明市找准比较优势,主动谋划对接,在推动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开展对口合作上持续发力。

  目前,三明市相关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共建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全方位提升三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得益于区域医疗合作的推进,三明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19项,其中2项填补了福建省空白。

  向内发力

  让医疗水平更优质

  今年3月,44岁的市民黄女士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完成了“内镜辅助下颈椎间盘突出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她的疼痛麻木症状迅速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为福建省重点专科,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一区团队于2年前在三明地区率先开展内镜辅助颈椎微创手术,不仅填补了三明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颈椎疾病患者带来了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治疗新选择。

  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持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正是三明市强化重点专科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三明市全力推进2个国家级、22个省级、6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已有5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建设标准。

  同时,三明市还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特色专科、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探索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乡镇、中医经典病房等。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4月11日,借助福建省柔性引进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政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团队签约及揭牌仪式在三明市举办。依托柔性引进人才项目,刘震教授团队将聚焦胃癌前状态防治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理论、临床、基础、应用的全链条研究,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促进福建中医药事业发展。

  近年来,三明市依托沪明对口合作、校地合作共建等,着力培养“高层次、基层、专业型管理”三类医学人才。2022年以来,三明市先后柔性引进广安门医院李杰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团队,卫生健康客座专家30名,设立名医工作室65个;派出228名医务人员到共建医院访学研修,121名临床医生与上海32名名医建立“师带徒”关系。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每年为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定向培养博士2名。

  扩容下沉

  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平时去市里看病要辗转几个小时,今天专家直接到镇里来,真是太方便了!”4月30日,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医疗队来到宁化县安远镇开展义诊活动,刚完成诊疗的村民李叔感慨地说。

  近年来,三明市充分发挥公立医院优势,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及“移动医院”巡诊活动,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共享,将惠民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2024年,三明市共选派145名高年资医师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群众1.4万人次;“移动医院”深入全市6县7个乡镇,为当地百姓提供诊疗服务2602人次,CT、X 光、超声等检查1867人次,免费发放药品3万余元。

  在优质资源“沉下去”的同时,也要帮助基层把诊疗能力“提上来”。去年12月,大田县总医院获授“二级医院卒中中心”。自卒中中心启动以来,大田县总医院严格按照卒中中心创建标准和要求,整合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加强医护培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救治体系等举措,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这是三明市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三明市持续实施“千县工程”,7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全市10家县级医院建成卒中中心、胸痛中心30个,首批67个基层医疗机构按标准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全市96.5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

  随着基层医院的“提质扩容”,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满意度和信赖度持续攀升。2022年至2024年,三明市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排全省第一。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站在新的起点上,三明市将以更高标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奋力谱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黄宝琴 黄黎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