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八闽动态

病有所医 承诺兑现——福州新区(长乐区)医改见闻录

来源:福州日报 发布时间 : 2025-10-27 08:29

  “上次在镇卫生院做了血常规,这次到区人民医院复诊,医生直接从电脑里调出报告,不用再挨一针,也省了钱。”家住福州新区(长乐区)漳港街道的王依姆拿着刚打印好的诊断报告,对长乐区人民医院的新做法赞不绝口。这份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映射出福州新区(长乐区)医疗信息化改革的新气象。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化,曾经让患者头疼的“重复检查、费用糊涂、胶片难带”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病有所医,在桩桩件件实事中兑现承诺。

 

结果可互认 检查不重复

  “以前陪老伴去看病,光是重新检查、抽血,就花了大半天时间,还多花钱。”说起过去的就医经历,林依伯满是无奈。那时,不同医院的检查结果互不认可,哪怕刚在社区医院做完检查,到上级医院仍要“从头再来”,不仅耗时长,还加重了经济负担。

  这一痛点如今被福州新区(长乐区)的“一系统五中心”共享平台彻底解决。现在,林依伯的老伴在营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心电图检查后,数据会实时上传至区总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由长乐区总医院(长乐区人民医院)专家出具诊断报告。若需要进一步治疗,这份报告不仅在长乐域内所有医疗机构获得认可,在省内所有三级医院也同样有效,无需重复检查。“上次陪她复查,不到两小时就全部完成,比以前快多了,省下的钱还够买几盒常备药。”

  林依伯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患者的共同感受。截至目前,“一系统五中心”共享平台已完成域内医学影像诊断约1.4万人次、心电诊断约2.2万人次、临床检验约47万人次,2.6万名患者通过转诊系统顺利就医,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更减少了重复检查带来的时间与金钱消耗。

 

账单更规范 收费更透明

  “以前缴费,单子上的项目挤得满满当当,哪些是检查费、哪些是药品费,看着就头疼,也分不清是不是都得交。”家住航城街道的郑女士,曾因收费明细不清晰犯过难。某次门诊缴费后,她对着单子琢磨半天,也没弄明白其中一项“服务费”对应的具体项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这样的困惑在福州新区(长乐区)逐渐消失。长乐区人民医院升级电子病历系统后,医生必须为每一项诊断勾选“有无治疗”,确保诊断和实际治疗一一对应,避免因无关诊断增加不必要的费用。运营科和病案室还会专门核查每一份病历和费用清单,发现项目标注模糊或金额异常,会第一时间反馈修正。

  “上次住院,缴费单上每一项都写得特别清楚,我指着一项‘护理费’问护士,她还详细说明了是日常护理和换药的费用。”郑女士说,现在每笔钱花在哪,心里都明明白白。

  随着全民健康信息与数字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福州新区(长乐区)已有约7330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互认,上传检查检验报告约47万份,根据患者诊疗需求,互认报告超1400份。通过规范诊疗流程和费用监管,不仅帮群众减少了重复缴费、模糊收费的情况,也让医保基金用在实处,真正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告别“拎胶片”用上“云胶片”

  “以前带父亲去上海看病,光是拍的胶片就装了一袋子,路上怕折了、怕丢了,特别不方便。”说起过去异地就医的经历,李女士仍记忆犹新。而现在,她只需打开手机,就能调出父亲在长乐区中医院的影像报告——这得益于“云胶片”系统的上线。

  目前,长乐区人民医院等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已启用“云胶片”系统。患者做完影像检查后,无需等待打印胶片,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就能随时查看、下载影像资料与诊断报告,还能一键转发给异地医生。

  “上次父亲在上海复诊,我提前把‘云胶片’发给医生,到医院后直接沟通治疗方案,省去了重新拍片的时间。”李女士仔细一算,仅用“云胶片”替代传统胶片,不仅为家人省去了一笔胶片开支,还缩短了不少就医耗时。

  截至目前,“云胶片”系统已服务超29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让异地就医不再受“胶片束缚”,也让群众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

 

转诊享优先 支持有保障

  “从摔伤到出院才5天,在镇卫生院转诊,到长乐区人民医院还能按基层标准收费,省了不少钱!”前不久,从高处摔落的谭依姆在玉田镇中心卫生院被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需手术,卫生院立即联系区人民医院开通转诊通道。谭依姆到院后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术后恢复顺利,很快就出院了。

  谭依姆享受到的便利,源于福州新区(长乐区)今年推行的“三优先三支持”服务。对基层上转的非急诊患者,区人民医院不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三优先”服务,还在号源、床位、家庭医生签约上给予“三支持”。

  更关键的是,群众通过基层转诊到长乐区人民医院,能按基层医疗收费标准缴费,却享受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实现“花小钱看大病”。

  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让6911名基层患者通过快速通道转诊,完成142例医技协同开单,既通过“基层首诊、精准转诊”强化了基层医疗功能,又减少了群众就医支出与医保基金消耗,构建起“小病在基层、大病转上级、康复回基层”的连续医疗服务体系,达到分级诊疗、精准诊疗的目的。

  从“重复检查”到“结果互认”,从“收费糊涂”到“费用透明”,从“扛胶片跑”到“手机查片”,从“转诊奔波”到“优先接诊”……福州新区(长乐区)的医疗改革始终锚定群众急难愁盼,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暖心的“民生答卷”。

  长乐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天荣表示,下一步将以全民健康信息与数字化建设为核心抓手,一方面持续做深做实“一系统五中心”“三优先三支持”“云胶片”等便民举措,进一步推动检查互认全覆盖、费用透明无死角、数据共享无缝隙。另一方面,将紧盯群众就医“新愁盼”,通过常态化问题排查、多部门协同破题、长效机制巩固成效,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得更贴民心、更见实效,真正构建“健康长乐”的医疗服务保障大网络,实现“健康服务围着群众转”,让每一位群众在就医中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温度与安全感。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通讯员 陈琳)

附件下载: